道德经 摘

重读道德经,感觉比以前读要简单了很多,上次读还是父亲去世的时候,浑浑噩噩,啥也没看明白。现在也许是阅历和理解力到了吧。

说白了,这部著作是为了表达老子的政治观念。无为,无欲,愚民。但明显是有问题的。。。无为可以探讨,无欲不现实,因为这是在对坑人性,但愚民肯定是糟粕~

说的挺玄,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吧,有不少典故和成语是出自这部经典。以下是去掉了其中错误的思想的摘要~

第一章 众妙之门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(叫)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第二章 功成弗居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焉而弗为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
第四章 和光同尘
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渊兮,似万物之宗。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兮,似或存。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

第五章 多言数穷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(驼爷)乎!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
第八章 不争无尤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第九章 持而盈之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锐之,不可常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。

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
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(田)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
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,其未央哉!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我独泊兮,其未兆,沌沌兮,如婴儿之未孩;儽儽(磊)兮,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馀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飂(liao 三声)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
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古之所谓“曲则全”者,岂虚言哉!诚全而归之。

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“道”,强为之名曰“大”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第二十八章 常德乃足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。为天下谿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
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。
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。复归于朴。
朴散则为器,圣人用之,则为官长,故大制不割。

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寿。

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
大道汜兮,其可左右。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,功成不名有。衣养万物而不为主,可名于小;万物归焉而不为主,可名为大。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第三十六章 柔弱刚强
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
是谓微明,柔弱胜刚强。
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

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而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纇(磊)。上德若谷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;质真若渝。大白若辱;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夫唯道,善贷且善成。

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
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
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,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第六十三章 为大于细
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大小多少。报怨以德。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
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;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,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,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

第六十六章 不争之争
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百谷王。是以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处前而民不害。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

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(稿)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不胜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
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
天之道,其犹张弓与?高者抑下,下者举之,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

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
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”正言若反。

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
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
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
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勿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;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;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人复结绳而用之。甘美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,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

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。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